生命在于运动,运动在于坚持
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“百千万工程”部署要求,推动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,近日,体育教学研究部党总支书记张波率领华南农业大学“体旅融合”先锋队部分成员赴我校对口帮扶的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开展“体育+智库万里行”活动,并对当地乡村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专题调研,旨在探索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。
调研组一行首先走访镇帮镇扶村工作队,详细了解驻镇干部生活情况,对其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表示肯定,并致以诚挚慰问。
随后,调研组深入阮啸仙红军小学、下屯村、义和村等地,重点考察学校体育教学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、体育活动开展、村民健身需求以及体育产业发展潜力等方面的情况。调研发现,该镇乡村体育发展具备一定基础,但仍面临三大短板:公共体育设施不足、专业指导人才匮乏、特色体育品牌活动缺失,这些问题制约了体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与群众健康提升中的作用发挥。
在与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专题座谈会上,双方围绕体育事业发展展开深度交流。河源市体育局局长曾志伟介绍当地体育工作现状及面临的挑战,张波书记详细阐述了华南农业大学在体育场馆资源、运动队建设及科研服务等方面的优势。经过两小时的研讨,双方就学校体育提质、群众体育普及、竞技体育突破达成多项共识,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。
结合调研成果与地方需求,体育教学研究部党总支提出三大帮扶方向,构建“体育+乡村振兴”服务体系:
一是开展“科学健身下乡”服务,筑牢健康基石。定期组织师生党员、校运动代表队赴义和镇开展公益服务,内容涵盖体育教学指导、国民体质测试、健身技能培训及健康知识讲座,帮助村民建立科学锻炼习惯。
二是探索“体育+”融合创新,激活产业动能。依托当地生态与人文资源,探讨联合开发乡村徒步、定向越野等特色体育路线,策划民俗体育活动,培育“体育+旅游”、“体育+文化”新业态,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三是建立“体育教育帮扶”机制,夯实人才根基。通过体育教师专项培训、课余训练指导、体育器材捐赠等举措,支持当地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,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,为乡村体育储备后备力量。
此次调研是体育部党总支深化主题教育成果、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。下一步,党总支将结合调研成果制定详实的帮扶合作方案,推动帮扶意向转化为具体项目,助力义合镇打造“体育赋能乡村振兴”示范样板。
张波书记表示:体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,我们将发挥高校智库与资源优势,为“百千万工程”贡献体育人的智慧力量。
图:华南农业大学驻义合镇帮镇扶村工作队
文:华南农业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黄燕玲